中华文化创意实践的历史波澜与”文化折扣”现象
美国学者德克·普德在其所著《中国物品西传考》一书中曾说:「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后1800年这两千年间,中国给予西方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她从西方所得到的东西.」18世纪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欧洲出现「中国风尚」(Chinoiserie)热潮.19世纪以后中国国势衰败,中华文化的吸引力陡然而降. 近现代中国综合国力快速崛起,但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只占世界文创产值中的4%,”文化赤字”、”文化逆差”仍旧明显.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与国家经济实力完全不相称.因此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十二五计划中特别高举文化大旗,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急迫.诚如前主席胡锦涛所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但文化折扣的现象依然严重.如《泰囧》内地票房12亿人民币,北美票房仅5万多美元.《致青春》内地横扫7亿票房,海外票房仅9900美元.文化软实力必须包括一种能够被他者认同、被别人接受的文化力量.中国的流行文化完全不能承担起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作用. 本文尝试以全方位的视野审视设计文化问题,以宽广的观照面获得启迪与自省.研究结论归纳出:1.文化交汇学习过程中是一种「接受美学」 (aesthetie reception)的过程.2.文化交汇中,有明显「山崩钟应」之现象,但何以中国有障碍?3.中国文化应释放与解构旧的文化系统并重行建构,才能创造新的文化符码,生长出强势的文化设计体系.4.不宜在文化产品中去追求过于深奥的哲理和过于古典的意义,必须体现这个时代特征的对话性. 本研究认为,唯有经过重新诠释、排除文化折扣的「中华风尚」才能在21世纪再度成为强势文化.
中华文化 创意实践 历史波澜 创作风格
冯冠超
台湾辅仁大学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72-90
2014-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