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两种体位摆放方法的对照研究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已在我院普遍开展,早期其手术体位是采用截石位或改良截石位,但此种体位摆放费时费力,且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小腿筋膜室综合征、骶尾部压伤等,且术中也经常遇到在安置截石位或平放下肢时患者血压出现波动.因此,我院子2010年1月对该手术体位进行了改进,采取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合理的手术体位对手术野的暴露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术后患者的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早期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是采用截石位作为其手术体位,此种体位摆放费时费力,如摆放不当即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综合征或小腿筋膜室综合征、骶尾部压伤、腓总神经损伤(体位性神经损伤)等。所谓体位性神经损伤是指患者长时间置于强迫性体位,在昏迷或麻醉状态下肢体置于不适当位置所造成的周围神经损伤。主要原因是肢体在不正确的位置受压,而患者对难以忍受的姿势无法描述,导致神经组织缺血受损。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操作者仅凭经验按功能位进行体位摆放,如果着力点不当,支垫物不合适,操作粗暴,动作不协调,可导致患者大腿过度外展,超过其所承受的生理限度,极易造成解剖性并发症。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一般需要3-4名手术医生,患者采用截石位后,无论是操作杆手或是助手的活动范围都不尽如意,大大妨碍手术进程。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多数是老年患者,老年人由于机体代偿功能低下,当由截石位改为平卧位时,同时平放双下肢,大量血液瞬间移向下肢,其心率、血压会出现突然变化,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出现猝死。 试验组采用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由于该种体位是双腿自然顺延,不压迫神经和血管,血液回流通畅,因此50例患者中并没有产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及循环系统并发症。而且此种体位使病人的双下肢重量均匀分布于躯体,因此也没有发生骶尾部压伤病例。但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强调个体化手术方式的重要性,如术前评定患者可行保肛术式,此体位可充分显示其优点,但估计只能行经腹会阴直肠癌术式,不能保肛者,则需选择截石位,其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本研究显示,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拥有用物少,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体位摆放 并发症
李秀文 罗红 刘敏娜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95-196
2014-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