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本恕和胃消导法治疗小儿咳嗽经验分析
患儿杨某,男,2岁,2013年8月16日初诊:反复咳嗽月余,前医曾予止嗽散、六安煎等方药,但效不明显.三天前咳嗽加重,故来老师处就诊.患儿现以干咳为主,晚上加重,无鼻塞流涕,夜卧不安,易出汗,纳差,大便夹不消化食物,平时喜吃零食唇红,苔白稍厚,指纹沉滞. 此例患儿咳嗽日久,病情反复,老师认为,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脾胃素虚,内生积食,也有人称为胃肠型咳嗽。虽为干咳,其实是痰热为祟。故治疗当以消积和胃、清热化痰为主。故以楂曲、二芽、鸡内金、白蔻、槟榔、枳实等消积通腑,以三子、橘络等化痰,以冬花、百部、射干、麻绒、桔梗等宣肺止咳,以黄连、黄芩清热,如此,胃腑得通,食积、痰热得以随大便而下,则肺脏恢复正常宣降功能,咳嗽遂减。 关于和胃消导法的运用,刁本恕老师强调,一般反复性、长期性咳嗽,如见平时纳差,夜卧不安,手足心热,烦躁,苔白厚,腹胀,大便酸臭等症状,均可加用消导之药,消导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消除积食以利胃肠,二是排除痰湿。因为小儿不会吐痰,而痰为有形之物,即可使之随大便而出。关于小儿久咳,老师还强调,不可按照书上所说,急于从肺脾虚证论治,或补肺阴,或补肺气,或补脾胃,即使有虚证,也应在和胃消积的基础上适当补益,不然痰邪不去,咳嗽难止。
小儿咳嗽 胃消导法 中药治疗 临床药理
谭凌霄 房明东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国内会议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第五届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暨2014年全国中医儿科教学与学术交流大会
武汉
中文
54-55
2014-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