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传承研究肖正安医话医案整理选摘”儿科病证有五易”
正安先生每次讲儿科病证的特点时总拿成人作比较,故有”儿科病证有五易”之说:即肺娇易病,脾弱易伤,心热易惊;肝旺易搐;肾气易虚.肺娇易病:门诊临诊遇见最多是感冒、咳嗽、鼻炎、咽扁炎、哮喘类病,症状最多的也是咳嗽、有痰、发热、喷嚏、鼻涕、鼻塞等,都是肺系疾病,归结其原因与肺娇相关。脾弱易伤:临床有三层意义:一是指易被乳食所伤发生伤食类疾病。二是在小儿病症过程中容易损伤脾胃,特别是外感病时易兼脾病。三是指在用药过程中,特别是发热类疾病时用中药或西药,特别是抗生素及强汗退烧极易伤到脾胃。心热易惊:小儿惊惕哭闹类病证,先生多以心热论治,并说小儿乃纯阳之体,阳热偏旺,心常有余,易于火化,且心为神明之府,心本主惊,心经有热,神明受扰,故心热易惊也。肝旺易搐:临床上遇见发热小儿伴发惊风抽搐,属“肝旺易搐”之故。先生认为小儿感邪发热,肝旺之气升发太过,火盛生风,肝风内动;另肝主筋,肝经火热,筋脉拘急,均可导致肝经旺盛从而出现抽搐。肾气易虚:小儿发育延迟,齿生迟缓、毛发稀疏不黑、不能坐等,中医称之为“五软”“五迟”等病症;也有生长发育障碍,个矮体轻,或二便不能自控尿床尿频等,都是肾常虚之由。此外小儿最常见的慢性病肾病综合综的发病也与肾虚密切相关,常用的真武汤及肾气丸就是为了为纠正肾虚。先生“五易”的提出,立足于小儿特殊的生理犄点,基于临床上的经验总结,继而运用于小儿临床的病症分析与诊治。
儿科病证 五易理论 临床应用 肖正安
常克 周黎旸
成都中医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第五届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暨2014年全国中医儿科教学与学术交流大会
武汉
中文
82-83
2014-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