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未病”角度--谈谈不同体质小儿的中医辨证调护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小儿因生理、心理处于不完善、不成熟的阶段,易于发病、且病后传变迅速,但小儿又具有”脏器轻灵,易于康复”的特点,可塑性强,”治未病”比成人更易起效,若能了解小儿的体质特点,并给与恰当的调理,不仅可使小儿身体壮实,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其身心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小儿体质分为两大类:均衡质和不均衡质。均衡质小儿少病,若病多见外感病证,风热证型。一般病情多轻浅,少合并症,若治疗得当,恢复较易。不均衡型(阴阳相对不均衡)具体可分为阳多阴少、阴多阳少、阳多阴少、阴多阳少四种类型。均衡质为健康状态,不均衡质不是病态(仍然是在生理范畴内的不均衡),但也不是健康状态,可暂称这些类型的小儿为“不健康的正常儿”,他们潜在着某种病理倾向和对某些病种的易感。小儿四季保健良方包括:扶正益气汤、健脾开胃汤、健脾化痰汤,养阴润肺汤、平肝清心汤、清咽泻火汤、除湿解毒汤、健脾益肾汤等等。上述配方均选用优质、不苦的药材,适合患儿服用,在辅助正气的同时,平衡患儿体质,充分起到预防疾病和增强体质的作用。
中医儿科 体质辨识 药物调护 临床药理 治未病理论
陈辉
昆明市儿童医院 中西结合科
国内会议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第五届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暨2014年全国中医儿科教学与学术交流大会
武汉
中文
352-353
2014-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