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西部一次大风沙尘天气分析
本文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欧亚天气分析图,各物理量场等对2011年4月28-30日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东亚大槽的建立,使其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长波槽脊的振幅增大,环流呈经向度明显,同时东亚大槽的建立,意味着冷空气堆积,当冷空气南下和爆发,可导致大风的产生.高空冷槽造成槽前有明显的暖平流,槽后有明显的冷平流,构成一个铅直方向上的次级环流,把高层的动量传递到地面,有利于沙尘暴的产生.蒙古气旋造成低压中心附近高压边缘气压梯度大,产生的的强风将沙尘粒子起动,较大的沙尘随气旋及冷锋向前扩展,较小的沙尘在高空风的作用下快速向下游传输.本文还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后向轨迹模式,经过反向追踪,找出影响此次沙尘暴的外来沙源是蒙古荒漠,而内蒙古中西部的五大沙漠和一大沙地为此次沙尘暴的产生提供了本地沙源.通过对高低空急流的分析发现,沙尘暴出现在高低空急流轴上和右侧的强辐散区.沙尘暴发生前大气是上升运动,沙尘暴出现在下沉气流中,出现的时间是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交汇处.
沙尘暴 天气过程 形势场 动力特性 物理量场 沙尘来源
张彩云 段锦瑞 郑玉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气象局,鄂尔多斯017000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352-354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