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神经后支影像解剖学定位研究及其意义
目的:为诊治腰背部疼痛及麻醉定位提供腰神经后支的影像解剖学资料. 方法:选择符合实验要求成年30例,行螺旋CT薄层扫描(范围T12-Si),将原始数据导入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行统计分析. 结果:横突根点旁开距离L1-L5分别为(20.86±6.00)mm,(21.19±4.71)mm,(22.86±4.53)mm,(24.56±5.10)mm,(26.68±5.98)mm,横突根点深L1-L5分别为(27.55±4.42)mm,(29.02±5.39)mm,(32.64±5.03)mm,(33.92±4.74)mm,(35.65±4.89)mm横突根点高L1-L5分别为(8.12±5.84)mm,(8.22±4.87)mm,(8.61±4.60)mm,(8.40±6.13)mm,(8.49±4.67)mm.各项指标所得数据左右侧别、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数据合并统计;L1-L5横突、横突根点旁开距离及深度等观测指标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结论:三维重建,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腰椎相关结构指标和变化规律,为腰段麻醉定位、腰背痛疾患诊治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
腰背部疼痛 麻醉定位 腰神经后支 影像解剖学 三维重建
张顺利 尤兆雄 李筱贺 乔建业 李志军
内蒙古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麻醉科,包头014030 内蒙古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呼和浩特010000 包头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包头014030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578-580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