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EMR方法的内蒙古测震台网监测能力研究

为考察内蒙古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该地区的地球科学研究和测震台网的进一步优化布局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根据内蒙古测震台网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分析了地震定位台站数据和台站张角的时空分布,并采用”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研究了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台站张角和台站数的时空演化能够定性、客观地反映内蒙古测震台网台站数量由少到多,地震监测能力由弱到强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EMR方法给出的Mc时空分布,结果显示,1990-2001年的”模拟记录”期间,呼和浩特地区Mc值约为ML2.0,与蒙古交界地区可达ML3.0以上.2002-2007年的”模拟和数字化并行”期间,中西部以及与外省交界地区监测能力有所提升.2008-2012年的”十五”数字台网运行期间,测震台网的建设有效克服了行政区划狭长、台站布局不合理的现状,绝大多数地区ML2.2以上地震基本完整.相关研究将为内蒙古地区地震观测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布局、地震观测产品用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测震台网 监测能力 时空分布 布局优化

刘芳 蒋长胜 张帆 张文韬 张晖 杨彦明 梁莹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呼和浩特01005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呼和浩特

中文

652-655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