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范畴的生成演变及其诗学内涵
”奇”作为中国诗学的重要范畴,前人论述多为单向度的考察和文本情境的局部讨论,尚需实证的考源和历时的清理,藉以深化诗学历史演变的讨论.由《孙子兵法》上溯”奇”范畴的发生,可以明了周代传统及其儒家持守对于”奇”及”奇正”的态度,这对于理解儒家诗教扬”正”抑”奇”的立场至关重要;而直达宋明的历时清理则知好”奇”的崇尚以及”奇正”、”奇常”的递变消长.在此看到“奇”作为社会、战术、文学范畴的不同表现及其递相转化,亦可洞察创作尚“奇”与文论的某种否定,而且在创作上可以考知“奇”的作家、作品与时代风格以及诗法层面的不同表现,凡此可以加深文学及其理论复杂性的理解并矫正某些简单的论断。但是“奇”范畴的发生与演变以及“奇正”、“奇常”的关系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结构,“奇”的价值判断产生于“正”、“常”的对举,它的新变性同时也是破坏性的基因,因而导致正负价值的不同判断:同时“奇”的语义表明其出脱“正”、“常”的固有特性,并其与“畸”相通的意义显示文学尚“奇”的特立精神及固有缺点,都必借助逻辑的思辨阐明,以与历史的考述相辅相成。
诗学 历史演变 创作理念 文学范畴
侯文学
吉林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24-31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