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诗学”空”范畴与传统诗学中的尚空思想

在中国传统诗学范畴群中,”空”是包含传统诗学内在精蕴、凸显民族诗学特色的范畴.中国传统诗学肯定”空”、标倡”空”,这种对”空”的崇尚充贯文学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语词的基本语义特质是语词发展中不变的要素。“空”由一般语词发展为诗学范畴,它的基本语义特质始终是思想生发的基点。立足于“空”的基本语义特质,可以发现,在传统诗学思想中“空”依附的主体涵盖文学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对于每个主体,“空”都有具体的否定指向,表现为一种否定的思维、否定的机制。传统诗学要求作者、读者“空其心”,文本“空诸辞”、“空诸意”以至“空诸所有”,在文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作者、读者、文本上皆以空为尚。整观三个维度对空的崇尚,能够见出其中隐在的因果关联。以文本维度为核心,其空结构、空机制的铸造需要作者空其心;因为文本的空机制、空结构,读者在接受中需要借助空法悟入。三个维度的空崇尚构成了一个以空铸空、以空释空的逻辑链条。在这“空”中,含蕴着古代文人对超越现象层次的世界真实的追求,对自我情思的呈现,对特殊诗美的肯定以及对别立于理性知解的另一种思维的实践。也是因为这种追求、呈现和实践,成就了中国传统诗学玄妙、空灵的面目和特质。至于在传统诗学思想史上,哪个维度上的空思想先形成,空思想与相应创作哪一个在先,谁为初始之因,则需进一步的梳理和考辨。

传统诗学 艺术创作 文学范畴 尚空思想

田淑晶

天津社会科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

呼和浩特

中文

129-133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