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游历,饮酒--论中国古代文人寻”兴”的生命美学意蕴
”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但它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歧异也较多.本文不仅从”兴”的审美心理生发模式,即,”触物起情”语义视角,论及中国古代文人”寻兴”的途径及其美学意义.就审美心理的发生而言,“兴”的出现是偶然的自发的,但“兴”的生发也并非随时随地发生,要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古代的文学家为了能兴,他们就去“寻兴”:登高、游历、饮酒也自然成为他们“寻兴”的几个常用途径。文学艺术家们通过登高,游历,饮酒方式去“寻兴”,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中,神畅意适,眠我忘物,与天地浑然为一,获得了高度的精神愉悦。实现了由生活层向审美层,再由审美层向形而上层的跃进与升华。其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体现了人与天地万物和谐为一、忧乐圆融的大美精神境界,充分地抉发了人生命的超越性本质。其是对现实生活于人性遮蔽的澄明,也是使人精神获得解放,灵魂获得挣化的一种超越性作为。
文学艺术家 寻兴途径 审美心理 精神需求
张子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264-267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