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传统思想文化中看《文心雕龙》的精神特质

虽然《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绝对属于异类,但它的存在从来都不是无根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深深植根于传统的思想文化之中,或者说,唯有传统的思想文化才养育出刘勰这个”奇人”、《文心雕龙》这部”奇书”.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只有回到这个”根”,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之中.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文论文本中,《文心雕龙》以其“体大虑周”“笼罩群言”而横绝古今,其自身的体系性、逻辑性功不可没。比较而言,人们对《文心雕龙》的研究的确往往更注重他与其它传统文本的相异性,而忽视或者说没有足够重视《文心雕龙》与其它传统文本之间质的相似性,以及与其它西方文论质的相异性。事实上,包括《文心雕龙》在内的所有古代文论著述无一不是诞生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背景之中,其相似的价值追求、理想情怀,造就了相似的文本诉求与内核意蕴。在看似性情各异、文采纷呈、千差万别的文论文本中无一不是体现了这种精神。诚然,并非是要消解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而是要进一步看到其中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便更深入地把握其所以然。从这个角度看,不难理解牟世金对《文心雕龙》的定位,认为集先秦以来古文论之大成的《文心雕龙》,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从其中是可看到整个古代文论的某些基本特色的。

《文心雕龙》 精神特质 传统思想文化 刘勰

董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

呼和浩特

中文

396-399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