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6年大渡河地震、水患、救灾措施及启示
本文拟结合文献、碑刻等资料,对此次地震概况、救灾措施进行梳理,文章介绍了地震概况,阐述了水患灾害,为了减少损失,抚慰灾民,清政府和地方立即采取了相应措施:抚恤和确估;地方官员、驻兵将领详察灾情;清查贮存武器弹药,拆卸兵营危房;赈济及援助等。研究阐明,固定的灾情通报、赈济运作程序,汉土有别,但一视同仁的救灾理念,既是中央王朝权力在康区的体现,也保证了救灾的公平和效率,且康东人口户数增加,且多居住在大渡河谷底的冲积扇上,这是地震损失扩大的潜在因素,同时地方性知识之不足,是灾难损失扩大的内因之一。
清朝政府 地震灾害 水患灾害 救灾工作
郭建勋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71-278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