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真骨凌霜高风跨俗--赏明代僧用陶制辟雍砚山

砚外形取圈形,壁堂略高,四周绕以砚池,形似辟雍,故名.辟雍为周朝贵族子弟开设的学校,四周有水,形如辟环状为名.工艺美和造型美是作者融入生活与艺术为一体的广义文化形态,是中华文化的形象写照,弘扬传统文化中轴线应以古砚为筋脉。明代初期,宜兴制作的陶器主要有缸、罐、瓮之类的实用器皿,只有湖滏金沙寺的和尚,能做紫砂陶茶具,兼而文房器物。寺僧所制的作品,在明清的茗壶著作里都未见记载,且方法也比较简单,所制式样似乎只有一种,据说常以“指螺纹”为标识。这是断定此砚文化的唯一见证。在此砚山处清晰见到手工捏制的“指螺纹”痕迹,所以断为明代僧制陶用砚。

僧制陶用砚 鉴定标准 指螺纹 明代

晋王平

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文房四宝高层论坛

合肥

中文

88-89

2012-10-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