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书史知今古慎典丝纶见泰平”--半步楼解文人用砚之浅观
人生达志”平步青云”,我自感在砚学研究上只走了半步,又深居高楼,故斋室取名”半步楼”.先前用过寒暑斋,调其味换个心情,试解文人用砚.对古砚总有理不断的思绪,结不完的情.余自幼便接触此物,家传文化根深蒂固.书法衍传是其主脉,祖父的魏碑临写寻求韵质,四伯父自成一家名传晋南,父亲欧柳规范整洁,严谨大度均是在砚池中磨出来的.砚台为文房宝物,玩砚作者以为注重区别材质是一方面,但更多应去追寻古文人的思想,学识性情等方面的传承其价值是文人寄托闲情逸志,与先哲们灵性的沟通。人以艺彰,物以文传。古往今来,文人雅士著砚甚丰,每有心得必付诸文字,记录在案,牢记于心。文人品玩视为雅趣,参与其事者亦为风雅之举。古砚饱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历劫不磨是民族脊梁的储蓄,是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舍弃艺术这种固有的属性和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均是错误的研究。
古砚 文化内涵 材质
晋王平
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20-123
2012-10-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