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黄庭坚《砚山行》--评”端”、”歙”之争
在宋代诗、书与苏东坡、米芾、蔡襄齐名的黄庭坚,还是一位研究名砚颇深的专家学者.黄庭坚(公元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人(今江西修水).他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曾任国子监教授,国史编修官等职.黄庭坚一生酷爱名砚,距今九百余年前,他就对龙尾砚石作过调查,并慷慨作歌《砚山行》。整首诗写得明白如话,生动形象,且比较全面,将龙尾山砚坑的方位、地形、交通、地理环境、砚石品种、当地居民情况,石质的品位以及砚石开采状况,了解得很清楚。他对歙砚的研究与发展作出了贡献。直到近代,端、歙之争仍在进行,笔者也是一位爱好砚石的收藏者。十几年来,对端、歙砚情有独钟。现已收藏各种名坑、名品的端、歙砚石,已有四百余方。这次想以抛砖引玉的拙见,试从历史地、客观地对端、歙作一番分析和比较。指出端砚和歙砚能经受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名列中华名砚之前茅,有着其他名砚和砚石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端砚和歙砚都有一个庞大的家族,而且端砚、歙砚都有极其丰富的石品花纹,端砚和歙砚都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被皇家列为贡砚和赐砚。而且端砚、歙砚都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端砚 歙砚 石品花纹 实用价值 艺术欣赏价值
陈国源
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45-152
2012-10-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