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民之礼--有关环境伦理起源的猜想及启示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乃是环境伦理产生的根源,但通过研究却可发现其产生与流行于原始先民中的礼仪不无关系,基于此做出了环境伦理最初起源于初民之”礼”的道德猜想,并试图从礼仪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礼仪文明中,探究其对于当代我国环境道德建设的若干启示.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兴起与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有着直接的关联。但是更应该注意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有关环境伦理方面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礼制文化,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精髓。在当代我国环境伦理的研究当中,引入“礼”这个独特的视角,它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其起源问题,更为环境道德建设提供了新启示,甚至拓展了礼仪研究的传统视角。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讲求“克己复礼”,如果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来阐发将可以认为:所谓“克己”即人类必须克制自己对自然的无限贪欲,所谓“复礼”即人类应当文明、礼貌地合理善待自然。“实现环伦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嫁接,毫无疑问是完成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重要环节。”就此而言,“礼”或者礼仪在今后环境伦理的研究中,将成为学界应当关注的重要视角。
环境伦理 礼仪文明 传统文化 道德建设
黄音 屈振辉
中南大学 湖南长沙410075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长沙410004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5-39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