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证治心传》伪书考

《证治心传》,明·袁班撰.全书共一卷,十四篇,一万三千余字,主要阐述作者临证心得.前有明末名将史可法序,每篇之后有清末医家赵观澜评语.因其对温病的认识深刻,近年来被研究者逐步重视.但是通过对该书作者、评者、序言、正文内容等多方面考证,发现该书疑点甚多,其中涉及抄袭他人著作段落及他人学术思想,断定该书当系伪书. 由考证可知:一、据《高邮州志》,袁班著有《医学心传》一书,并未著《证治心传》。又据《广阳杂记》《寓意草》等,知袁班乃专职医生,医术高明,享誉乡里,并非职业军人。二、据《医学旨归》,赵观澜去世于1851年,而《证治心传》评落款于1858年,有七年之差。又《续增高邮州志》编者中未见赵观澜与袁同局二人名字。由此可知,《证治心传》评者赵观澜当为伪托。三、《证治心传》史可法序与《医津一筏》张潮序高度雷同,而史序中亦言“《医津一筏》第其中一则耳”所指无着,史序之为伪作可知。四、“大贝”之药,首见《本草纲目拾遗》(1765),则该书不可能成书于1643年。五、考《证治心传·证治总纲》,显系引自《冷庐医话》,《冷庐医话》成书于1858年,则该书成书当不早于1858年。 《证治心传》或原本于袁班之《医学心传》。其书本为家藏,简称《心传》,由裘元吉《三三医书》第二集《证治心传提要》“本社裘君吉生向己故社友徐石生君重值兑得之抄稿,书名《心传》”云云可知。“证治”二字,或为裘元吉《三三医书》所加。又据《证治心传》文末赵氏评语“始获此书,字迹蠹蚀过半,用特重录,以免淹没”,可知本书毁损严重,故袁氏子孙或其他医者据本书整理时,根据内容体例需要,增添若干医学内容以完善本书,故其书有吴氏学术观点、喻氏学术观点、叶氏学术观点不为怪也。

古代文学 《证治心传》 伪书考证

肖毅 黄作阵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五次医古文学术研讨会

江西井冈山

中文

86-92

2016-07-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