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细纱机纺粘胶品种使用后区压力棒的体会

为改善粘胶品种细纱条干,西安三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曾先后采用过压力棒隔距块和压力棒上销,但在大面积生产中发现钳口隔距与加压量难以合理控制,使用过程中有时会产生须条上翻,使压力棒失去作用;温湿度波动时,还容易大面积出现牵伸不开,绕花等问题,严重影响成纱质量。又尝试单独使用后区压力棒,结果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由于细纱机后区使用简单的单曲牵伸,对纤维的控制较弱。加装了后区压力棒,在后区增加附加摩擦力界,增强了对浮游纤维的有效控制,使纤维的变速点稳定集中向中钳口转移,减小了后区牵伸产生的附加不匀,达到改善条干的目的。由于压力棒的作用,使粗纱变成扁平状,纱条在解捻过程中不易翻滚,捻回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小了粗纱捻回分布不匀,同时增加了粗纱须条的密度,使较多的剩余捻回进入前胶圈牵伸区,在前区对浮游纤维的控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成纱条干的改善。采用后区压力棒,相应的牵伸工艺应作适当调整:宜采取较大的罗拉隔距,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适宜的粗纱捻系数及钳口隔距。在R7.4tex品种进行了后区压力棒加装前后的对比试验,可以看出,加装后区压力棒后,成纱各项指标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

粘胶布 细纱机 后区压力棒 工艺参数 成纱质量

赵艳 葛亚妮

西安三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会议

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1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