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福建省多联机空调系统适应性分析与思考

福建省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全省夏长冬短,夏季空调、兼顾冬季采暖.单一能源结构和无集中区域供热的现状,决定了空调冷源以电制冷为主,空调热源多采用空气源风冷热泵,少量的燃气、燃油锅炉,近几年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水源、地源热泵空调的工程在增加。针对多联机空调应用现状,从冷热两用、空调系统质量、建筑工程特点、提高设计功效、投资、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介绍。针对多联机空调适应性问题,笔者认为,建筑空调方式确定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师不应重某一空调方式而轻其它方式;应根据国家规范、工程特点、使用需求、社会发展、投资能力、管理水平等条件,分析各种空调方式利弊,科学比较、因地制宜;应理性应对各种商业宣传,和业主沟通,确定出合理的空调方式。为提高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设计时应注意做到:系统设备小型化、冷剂管路小型化、环境合适化。而多联机系统新风方式主要有:专用新风多联机,全热交换器,内机部分引入新风,专用冷热水机组,机械排风或自然渗入新风。各种新风方案并不是完全不相容、孤立的,如冷热源和热回收组合的新风一体机,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的原则下,应根据工程特点灵活采用。另外,工程实际工况应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要求进行选型修正,充分考虑室内温度修正、连接率修正、管长高差修正、室外机积灰系数,确保多联机空调系统稳定、可靠工作。

建筑工程 多联机空调系统 环境适应性 节能性能

林其昌 吴时晶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1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福建武夷山

中文

1-4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