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山东黄河打渔张引黄闸桩基沉降原因分析

自1966年成功修建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开敞式水闸以后,山东黄河在黄河下游两岸先后修建了20多座桩基开敞式水闸,运用至今,除打渔张引黄闸出现较大沉降外,其余各闸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运行正常,只有打渔张引黄闸出现较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已超过《水闸设计规范》的允许值.通过对该闸地质资料、施工、设计、运行管理及边荷载影响等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得出打渔张引黄闸发生较为严重沉降的原因,即两岸高填土产生的边荷载影响。虽然采取了岸箱与减载孔的处理措施,但是由于闸址位于河滩地上,没有经过大堤堤身预压,大堤改线,新修两岸坝头,使得两岸新增填土不仅高度大而且填土范围也很大,岸箱与减载孔宽度较小,减载孔桩长偏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再加上工程建成后第二年就发生较大洪水,闸前水位较高,突然增加了上游边荷载,由于地基土质较差,沉降量很大,引起较大桩侧负摩阻力,产生了较大桩基沉降。分析该闸桩基沉降的原因,不仅为该闸除险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改进桩基式水闸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后,在未加预压的软土地基上修建桩基式水闸,边荷载影响是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开敞式水闸 桩基沉降 软土地基 边荷载

杜瑞香 韩晶 隋奇华

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013

国内会议

2013第三届深基础工程新技术与新设备发展论坛

西安

中文

128-134

2013-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