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与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在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利用,主要目的在于能力建设,即促进国家、教育机构教育培养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但面对国际合作交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跨文化适应问题不容忽视,这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教育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合作办学目的的达成,还关系到能否平衡好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鉴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主要属于短期留学,因此,学校和学生都必须要提高对跨文化适应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笔者认为,首先积极借鉴西方的跨文化适应理论,培养合理的跨文化意识;其次开展相关的跨文化适应训练;再次鼓励有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最后做好必要的跟踪服务。对于国家文化安全,笔者认为,在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中,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其关键是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强化自己的民族特色,坚持“以我为主”。因此,不断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和策略,有意识地增加中华文化因素,建立中西文化对等交流模式是必经之路。

中外合作办学 跨文化适应 文化安全 民族特色

王璞

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暨中外合作办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国际学术会议

厦门

中文

271-277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