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印度、菲律宾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

印度和菲律宾都已在服务外包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些重要优势,其发展模式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详细分析了印度和菲律宾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模式和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二者的异同.研究结论是:两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背景、路径、性质、影响力和面临的挑战相似,但产业规模、成熟度、企业竞争力、跨国公司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最后,结合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实践,从基本发展模式、未来前景、动力和基础条件以及产业主体、政府政策五个方面提出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借鉴意义.中国正面临服务全球化深入推进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重历史机遇,应立足于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并行发展的双引擎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球服务分工模式演变和服务全球化加快发展的外部机遇,积极承接离岸业务转移,提升国际服务分工参与水平;另一方面,应大力挖掘国内企业潜在需求和积极承接在华跨国公司外包业务,通过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双引擎互动,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大发展。通过扩大电信、金融等相关产业开放,加强竞争,增加优质低价的支持性服务供给,有效降低服务外包产业运营成本和解决融资问题的根本手段。缩小中印服务外包产业的差距,根本在于缩小企业实力之间的差距,充分释放占产业主体的民营企业的市场活力,鼓励更多的优秀外资企业进入。在政府政策方面,我国现有的政策主要以财政政策为主,而且,在实施中,主要聚焦于提供离岸服务的企业。事实上,还需扩大金融、电信等支持性产业开放、发展适合产业需求的教育体系、提供质优价廉的基础设施、提高获取资金可能性和便利性、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灵活的人才政策等等。

印度 菲律宾 服务外包产业 发展模式 比较研究

姜荣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第六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30周年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73-86

2012-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