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一次黄海、东海层云-海雾过程的研究
结合多种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式对2011年3月12日1次黄、东海层云-海雾过程进行分析.观测数据分析表明:东海层云和黄海海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地面高低压位置为水汽从南向北的输送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30°N以北高空为大规模下沉气流.在下沉运动影响下,海洋大气边界层(MABL)层结稳定,甚至出现逆温,MABL高度自南向北不断降低,边界层中的云高度随之不断下降接近海面.MABL高度下降最明显出现29°~30°N附近,模式结果表明,MABL之上的下沉运动与MABL内的下沉在30°N附近同位相叠加,使得该海区上空的下沉运动明显增强,导致边界层高度迅速下降.用HYSPLIT-4模式对气块的后向追踪表明,来自层云的气块在向北运动过程中高度不断下降,相对湿度增加并维持较高的水平,说明气块下沉过程中吸收了来自层云中蒸发的水汽,气块下沉至更低高度后,低空偏南气流带来的水汽也有贡献.大量水汽局限于MABL内,在黄海冷海面冷却凝结成雾.该研究可以为我国海雾形成机理提供新的认识,并对海雾预报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海洋气象 海雾 层云 下沉运动 逆温层 边界层
张苏平 刘飞 孔扬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91199部队气象台,浙江舟山3160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1-25
2012-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