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中双环倍半萜指纹的内标法分析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建立了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内标法半定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基于谱图特征、确认离子m/z123、179、193、207及计算保留指数的组分定性方法,对10种双环倍半萜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不同地理位置海上油井平台9个原油双环倍半萜指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总含量在600 ~8 000μg/g之间;各原油中均以4,4,8,8,9-五甲基十氢化萘(BS3)、4,4,8,9,9-五甲基十氢化萘(BS4)、C16sesquiterpane (BS8)、8β(H)-升补身烷(BS1O)化合物含量较高,占双环倍半萜总量的60%以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含量的分布规律是:涠洲岛海区>渤海海区>进口原油G1、G2;国外原油G3双环倍半萜含量与渤海原油B3含量相当,但分布形式不同.同一区块不同采油平台原油中双环倍半萜指纹非常相似,其浓度相关系数值大,不同来源的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其浓度相关系数值较小.通过此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来源原油的准确鉴别.
原油鉴别 双环倍半萜 指纹特征 半定量法 分布规律
杨佰娟 郑立 张魁英 陈军辉 王小如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山东青岛266061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08-113
2012-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