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流域”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过程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协调发展--以南充蜀绣为例
通过对南充蜀绣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指出南充蜀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产业链,蜀绣年销量不足200万、、缺乏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工艺结合的蜀绣产品、高素质设计人才断档、刺绣品种的单一化发展严重滞后。要挖掘、培养真正热爱蜀绣艺术的年轻人,学习苏绣、湘绣、粤绣好的经验,以产品开发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保证,打造蜀绣产业链,促进蜀绣产业链发展。蜀绣在经营品种上大胆探索,除了继承和发展芙蓉鲤鱼、熊猫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绣品,还创新推出乱针绣山水花鸟,单、双面绣戏剧脸谱、三星堆等符合现代人口味的绣品,甚至接单定做油画、人物肖像等绣品,借助阆中的旅游市场,路子渐渐打开,生意也慢慢红火起来。
蜀绣产业 产品开发 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 文化传承
杨渝坪 冯西宁 杨毅 魏玉君 徐世玉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国内会议
四川南充
中文
295-297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