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城市的新兴风险源:”城市型洪涝灾害”

历史上,北京人工河道、自然河道纵横交错,提供了可观的雨水含蓄及疏导能力.随着北京的城市化进程加速,硬覆盖加剧,不同地段排水能力千差万别,人口资源高度集中,洪涝灾害及次生灾害交合碰撞,引发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给人们生产生活秩序带来巨大影响.亡羊补牢.必须恢复城市土地的海绵功能,建设环境美化与蓄存雨水兼善的公园,大规模植树造林,走”蓄存与排水并重,抗洪涝与雨水再利用并举,抗洪救灾与美化家园兼顾”的新型治水之路.

城市规划 洪涝灾害 蓄水能力 植被指数 雨水利用

樊良树

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 102206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

北京

中文

24-30

2012-09-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