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与消费方式转型研究--基于2010年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的调查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处于身份认同困境,影响了其消费方式转型和升级.本文利用”2010年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情况”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多分类因变量Logistic模型,从消费社会学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与消费方式转型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小,具有自我的、个体化特征以及消费主体的独立性;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在教育、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提升和改善,不断加强对自身”新市民”身份的认同,对其消费支出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新生代农民工处于身份认同上的困境,其消费方式单调而同质,消费类型比较保守,多以解决温饱为主.为了使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在消费领域获得全新的重建,建议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首先要在政策上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新市民”身份的确认,从宣传形式的认可变成制度形式的认可。在政策实施上做到“三个同步”,即“新老市民教育同步、就业同步、权益保障同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切身利益,使农民工的市民身份真正实现。其次,因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转型带动其消费转型。因为他们人虽然在城市,但与城市的主文化有隔离,只能在自我群体形成一个“次文化圈”,即农民工自身形成的群体文化。必须冲破传统制度文化的束缚,打破心理区隔,树立平等观念,排除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隔离,加强两个群体的沟通交流,使农民工自觉追求城市现代消费方式。再次,在无法改变既有户籍制度樊篱的情况下,应逐步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工资水平,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农民工的住房条件,以推进农民工消费方式有序、合理、健康转型。

新生代农民工 身份认同 消费方式 文化转型

纪江明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

北京

中文

78-92

2012-09-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