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唐代茶诗中的茶器

诗歌是唐代文学形式的主流,是唐代社会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而描写茶的茶诗更是成为唐代茶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全唐诗》中收录茶诗约560首,从统计来看,描写茶器的唐代茶诗大多出现于中晚唐时期,晚于《茶经》,唐代茶诗中茶器的描写深受《茶经》的影响.邢窑和越窑的茶碗,是唐代茶器的主要品种:茶碗的形制碗口“圆似月”,碗身重量则“轻如云”。茶炉是唐代煮茶必不可少的茶器之一,陆羽《茶经》中煮茶用的炉子成为“风炉”,形似三足鼎,因此又成为“茶鼎”。唐代茶诗中“瓯”字的出现比较频繁,而“碗”字出现较少,除了对应诗句的格律外,与诗人个人的用词及生活习惯也有极大的关系。中唐以后,“茶瓯”在唐诗中的出现较初唐多。唐代煮茶的方式极为复杂,除了上述的茶器外,茶叶焙炙后,还需将茶饼碾碎成末,因此还有茶碾、茶臼等茶器。另外,茶灶是较为固定的煮茶场所,用泥筑而成。而茶焙是指烘干茶叶的工具或场所。

茶器 茶诗 茶文化 唐代

黄韩丹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

西安

中文

52-56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