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宋茶法与”草大虫”

茶在北宋绰号”草大虫”.草大虫这一绰号在宋代的得名,一是因为北宋茶法对园户和茶商的苛酷,颇有”苛政猛于虎”之慨,二是在宋代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许多国家公务人员和名望甚重的士大夫都沉溺吃茶,有的还因茶而家破人亡.宋承唐制,对茶叶一直实行的是专卖制度。但是对这种专卖制度,自唐至宋就没有停止过争论。到了北宋中叶曾巩的时候,榷茶所得已经成为北宋朝廷最为重要的赋税来源了。榷茶所得位列盐、酒、绢帛等之前,北宋朝廷根本不可能罢榷茶之法。蔡京之后屡更茶法,给商人、园户的绳索越套越紧,唯恐商人、园户贩运私茶,其实是严刑峻法刻剥茶农。茶法虽然繁密严酷,但私茶已经不可控制。另外,北宋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孱弱的一个王朝,经济却畸形的繁荣,尤其是朝野对饮茶风习大为崇尚,对茶进行极为精细的采摘、蒸焙、制作,因茶的醉生梦死,就是今天也望尘莫及。皇帝给亲近臣子有赐茶,而宋代的名茶却是穷奢极欲,不止是名茶,也是一种荣耀和身份。而且越是禁止私茶,就越是增加人们对好茶的欲求,也难怪有许多人要被茶耽误,以致毁身破家,视茶为“草大虫”了。

茶叶 专卖制度 北宋时期

韩健畅

西安市碑林区政府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

西安

中文

89-91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