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外包发展的制度分析
农产品物流效率低下不但严重耗散了农业创造的价值,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且增加了市民的生活成本,降低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是中国近十年来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微观因素。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既需要物流中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而且还要求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农业生产企业将农产品流通中包装、搬运、储存、运输等工作委托给一些专业企业来承担,从而导致农产品物流外包现象的出现。我国农产品物流还处于传统的物流阶段,成本高、损耗大、增值能力弱的农产品物流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阻碍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因素不仅是物流技术的落后,而且与物流模式的落后有很大的关系。从国外经验可知,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是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外包正是适应这种发展的有效方式,而外包深化了社会分工,增加了交易成本,受到一定的边界限制。因此,在推进农产品物流外包发展同时,需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外包环境,防止外包边界过窄导致的低效率物流体系。
农产品物流 外包制度 市场竞争力 农民收入
刘祚祥 陈罗俊 王叶玲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株洲
中文
365-369
2012-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