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粮食安全:新”农业八字宪法”视角分析

”农业八字宪法”,是指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于1958年提出来的农作物八项增产技术措施.即:土(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利用规划)、肥(增加肥料和合理施肥)、水(兴修水利和合理用水)、种(培育和推广良种)、密(合理密植)、保(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工(工具改革)、管(田间管理).中央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农业”八字宪法”被写进了党的正式文件.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因地制宜地采取这些措施,对农作物稳产高产是很有效的,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种基础环境和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原农业“八字宪法”的内涵、外延等定义迫切需要扩展。本文试图在这个方面做一努力,对农业“八字宪法”给出新的解释,并采用这一视角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与对策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清思路,指导行动。

粮食安全 增产技术 八字宪法

谢培秀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乡镇经济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五届湖湘三农论坛

株洲

中文

437-441

2012-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