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机械原理课程建设探讨

“机械原理”一门传统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保持良好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强化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的选题,尽量扩大学生的选题范围,提高设计要求与教学中理论部分相结合的紧密程度,并鼓励学生开放思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利用学校创新设计的大平台,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启发学生主动式学习,获得了很好的教学及实践效果。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开发了MAD平面机构设计和运动分析仿真系统软件,还开设了面向全院学生的机构创意组合及运动参数分析实验,提供给学生一个全开放式的实验平台环境。由于能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实验教学项目,在实验的整个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想得到发挥。近年来随着学校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在“机械原理”的教学中也开始了全英文教学的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建设与改革。教学实践表明:课程采用全英语教学,可促进师生了解国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并且能够主动地预习和复习,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学生还因为语言的问题更加重视自学和理解教学内容,培养了更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也增强了他们进一步考研或就业竞争的能力。

高等院校 机械原理课 教学策略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刘敏 奚鹰 李小江

同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上海200235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

长沙

中文

109-110

2012-08-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