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馆藏地质资料档案数字化成果备份实践

馆藏电子地质资料是江苏地质资料馆馆藏纸质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解决馆藏地质资料档案长期保存、集约保存所依托的重要载体形式.因此,如何确保地质资料数字化成果数据真实可靠、完整安全并实现长期可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阐述了馆藏地质资料数字化成果数据备份流程,以及数字化成果备份工作的实践体会. 鉴于因快速推进数字化进展等客观原因,初期完成的数字化成果数据,未能严格按照档案号由小到大顺序进行光盘组盘。为了便于今后成果电子数据的检索与管理,现将已完成的数字化地质资料档案数据,按照地质资料档案档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以1-100档为一组,建立工作文件夹,转移数据至专用服务器内,从而为后期开展数据备份工作提供数据源。同时,在每一组文件夹中建立相应文本文件加以备注说明,以便于数据转存备份过程中,可查询参照利用。 每一档资料进行光盘浏览检查,是地质资料成果数据备份的重要内容。在对地质资料档案电子文档检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地质资料档案电子文档光盘原盘转存情况登记情况表》、《地质资料档案电子文档光盘重组盘转存情况登记情况表》的相关要求,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完整填写每一档地质资料档案的档号、容量、电子文件个数。在计算机浏览检查过程中,如发现电子文件有损坏现象的,必须从库房中借出原始纸质地质资料,进行严格核实对照,并按照成果地质资料制作的相关要求,用纸质资料重新扫描、整饰,从而使发生损坏的地质资料成果数据补充完整。 将完成光盘浏览检查的合格电子文件数据,采用4×(5.540kB/s)的速度进行刻录备份。每刻录完成一份光盘内容的备份,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细致地对形成的光盘数据信息进行再次检查及核对,保证数据不丢失、不遗漏、不重复。在地质资料成果数据光盘中,电子文件个数,电子文件的容量及电子浏览复核检查情况,都必须做好相应的记录。在光盘的外盒上,要求贴上光盘目录标签,光盘目录标签内容包括光盘号、地质资料档号、资料名称、电子文件个数、盘容量大小、刻盘日期等基本信息。

地质资料 数字化成果 档案管理 数据备份 工作流程

蒋洪明 田爽 王纯

江苏省地质资料馆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79-81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