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国家立法活动中的媒体参与--对《新京报》拆迁条例”修法”评论的研究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之前曾先后两次向公众征求意见,这也堪称是中国立法史上首个两次征求意见的立法项目,参与人数逾六万人,可谓史无前例.从2007年《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修改正式提上日程至2011年国务院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这期间媒体踊跃参与,推动了立法过程与民意的互动.通过《新京报》中拆迁条例”修法”相关的评论的内容分析,期望能对在国家的立法活动中,媒体与国家之间的互动过程有新的认识和思考.对拆迁“修法”中涉及的土地使用权补偿的问题,《新京报》持续的评论和关注,反映了社会呼声,体现了媒体对真相与公正的追求。同时,评论反映了社会公众所承受的拆迁之苦;评论的声音凸显多元化;强调对公权力的监督以及责任的追究。媒体在法治事件中评论的目的还在于使人们树立起一种法治秩序的观念和引导公众建立一种法治化的生活方式,监督和批评能够推进对问题的认识和立法的完善;建设性地对政策、法律进行解读能够帮助公众形成法治的共识从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秩序的形成将最终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房屋拆迁 立法完善 媒体参与 法治秩序

杨秀

中国 复旦大学

国内会议

2012北京大学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71-277

2012-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