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质量之反思
大学是社会的良知,因此从精神和文化层面来看,大学依然应该是象牙塔.大学培养的是知识分子,是有教养的当代文化人,教师和学生应该有基本的文化判断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无可否认的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存在文化根基缺失、功利主义侵蚀、实践创新薄弱、思想教育乏术等问题,建设人力资源大国和高等教育强国仍然任重道远。为此,从课程设置层面上,大学应开设好系列CIV课程,即文化(culture)、思想(ideas)、价值观念(value)课程,以此影响学生的为人和为学,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真做人、做真人,真做学问、做真学问。同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吸收一切美好事物共同建立一个美好世界,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树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念。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s tentered),基于问题(problem based)开展研究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inquiry teaching & learning)。考核方法从一次终结性考试转变成过程形成性考核。
高等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
高翅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5-6
2012-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