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洛渡拱坝混凝土温度控制与防裂施工简介
本文简要介绍了溪洛渡拱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温度控制和防裂技术,从混凝土预冷、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和混凝土通水冷却到表面保温,按照混凝土施工周期依次叙述施工方法和管理措施.文中对在工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阐述. 坝基基础固结灌浆采用有盖重固结灌浆工艺时,往往期望利用混凝土层间间歇期进行固结灌浆。实际施工时,很容易造成间歇期超过预计时间,而且在固结灌浆的仓面上,钻孑L容易打坏埋设的冷却水管,给混凝土冷却带来很多问题。灌浆施工产生的废渣废水造成混凝土保温工作几乎无法实施,混凝土开裂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在考虑固结灌浆施工时要尽量减少或避免在混凝土仓面内施工。 溪洛渡大坝灌区高度为9m,为了形成灌区合理的温度梯度,在最低坝块和拟灌浆区有5个灌区,加上最低坝块和最高坝块之间的30 m高差限制,理论上的悬臂高度为75 m,已经远远突破了设计要求的50 m~60 m高度。为解决这个矛盾,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大坝均衡上升,减小最大高差;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对全坝段最低坝块的控制,由于孔口坝段施工工作量远远大于其他坝段,在施工时往往成为制约全坝均衡上升的关键部位,因此要特别注意和重视孔口坝段的施工组织,避免影响全坝最大悬臂高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确定合理的最大悬臂高度,协调和灌区温度梯度的矛盾,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为实现溪洛渡大坝混凝土高标准的温控防裂技术要求,以下几个条件必不可少:①双管路两种水温的冷却水供应系统;②埋设大量的混凝土内部数字温度计;③个性化的温控手段和动态的温控管理措施使每一块混凝土均处于受控状态;④持续的高强度混凝土浇筑产量保证了坝体短间歇均衡上升;⑤精细化的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在低温季节不开裂。 溪洛渡大坝混凝土温控控制和防裂难度大,按照“早冷却,慢冷却,小温差”的温控指导思想,通过优化温控工程曲线,采取双管路双温度冷却水进行混凝土通水冷却,以大坝数字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对混凝土施工温度数据全程实现施工信息数字化管理,实现个性化和动态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取得预期的效果。
拱坝 混凝土 温度控制 防裂施工
于永军
中国水电八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7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53-156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