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废水中微藻的分离、鉴定及油脂分析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产油微藻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自上海南汇希迪乳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废水中通过平板方式分离了15株不同微藻,并根据形态学以及18S rRNA基因序列确定它们分别隶属于绿藻门和蓝藻门,其中前者有14株、后者有1株,同时还发现1中国新记录种,即小离囊藻(Choricystis minor Fott).采用70 cm×3.5 cm简易柱状光生物反应器在BG11培养基中以温度为20℃±1℃、光照强度为200 μmol photon/m2·s的条件连续光照并通气培养15 d,测定生物量和总脂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微藻的单位体积生物量在0.78~4.74 g/L之间、总脂占藻体干重的百分含量在8.84%~32.86%之间.综合油产率及细胞大小等因素,本研究认为栅藻(Scenedesmus sp.1)最具有产油潜力;经BODIPY染料发现,它在培养3d时,细胞中就有油滴的出现;因此,这种栅藻可以作为后续室外规模化优化培养的物种以获取微藻生物柴油.
奶牛场废水 产油微藻 分离鉴定工艺 油脂分析
李晓洋 周志刚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55-263
2012-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