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蓄水后三峡工程库区泥沙冲淤分析
2003年蓄水以来,三峡库区经历了135~139m围堰发电期、156m初期蓄水期、172m试验性蓄水期和175m正常蓄水期4个蓄水阶段,2010年10月26日9时三峡大坝坝前水位蓄至175.00m,三峡工程将全面发挥防洪抗旱、发电、航运、补水等综合效益.库区蓄水水位不断抬高,流速变缓,水流挟沙能力下降,库区泥沙运动特性较天然情况发生较大改变;同时,由于三峡水库是河道型水库,库区较长,且来流量较大,干流局部河段特别是窄深河段和回水末端河段依旧保留了其天然状态的一定特性,在不同时段间也存在冲淤相间、冲淤相对平衡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三峡水库库区泥沙正经历着累积性的淤积过程,且随着坝前蓄水位的抬高和水库运行年限的增加,淤积区域有逐渐上沿的趋势.
三峡水库 泥沙 冲淤特性 淤积强度
李俊 官学文 肖中 刘德春
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重庆 400014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讨论会
重庆
中文
71-77
201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