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财政支出结构的增长和福利效应研究

本文将基于巴罗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构建经济增长和福利最大化函数模型探讨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和福利的内在关联,并且对社会福利的衡量指标及其与增长的关系进行一番探讨,最后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和福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财政支出应在适度控制财政支出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经济建设支出规模,财政投资切实退出一般竞争性盈利性领域;配合政府机构改革和提高行政经费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行政管理支出,尤其是城市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还要加大对社会文教和科技的支出力度,促进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本的形成。在我国现阶段,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比重是提高民众福利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受财政支出结构的限制,我国政府多年来大幅度增长的财政收入并没有带来与之相适应的居民福利的改善,也造成了居民消费的不足,从而导致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和出口的困境。可见,正是财政支出结构的偏差制约了民众福利的进一步改善。由此,本文认为,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应当以促进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国家财政应当成为提高我国人民福利水平的重要保证。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福利效应 衡量标准

李一花 沈海顺

山东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财政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十九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

厦门

中文

123-134

201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