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财政政策促进产出增长的稳定机制与效应检验

本文首先从供需两方面理论阐释了非凯恩斯效应产生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三种财政调整时期定义创造性地对1979-2009年间中国财政政策非凯恩斯潜在时期进行划分,并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中国财政政策对产出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收入和支出对产出增长在紧缩时期表现为非凯恩斯效应,而且由于非凯恩斯效应在紧缩时期处于支配地位,致使财政收入和支出对产出增长的总效应也表现为非凯恩斯影响;但是在正常时期和扩张时期,财政收入和支出表现为凯恩斯效应,而且财政收入和支出对产出增长的凯恩斯效应在扩张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第一,研究结论为我们重新反思和全面评价中国以往财政政策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理论依据。 第二,研究结论对未来财政政策选择以及后危机时代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思路借鉴和决策参考。 第三,政府还应根据其所处财政政策效应时期变化选择不同的政策工具组合,从而既提高政策调控的实际效果,又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第四,研究结论还可以帮助政府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结构优化。

财政政策 产出增长 非凯恩斯效应 宏观调控

经庭如 储德银

安徽财经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财政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十九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

厦门

中文

235-248

201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