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中期框架的全球预算改革:近期发展与借鉴
MTBF的实践为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公共预算与支出管理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概括起来主要五个方面(IMF):(1)财政政策目标和量化的财政收支、赤字与债务总量的目标值,应在MTBF中清楚地规定,并得到最高级次政策的支持;(2)公共支出的目标水平必须严格地与中期宏观经济展望相一致; (3)预算制定和前向估计应以名义数确定,以确保规划管理者能够对价格变动做出反应;(4)MTBF应根据清晰定义并严格核算完全成本的政策提议制定;(5)MTBF应伴随有强有力的手段,用以审查单项的支出政策及其实施机制。 在充分汲取上述经验教训和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本文建议中国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逐步推动引入MTBF的改革。从中长期的观看点,这项改革将为巩固现有的改革成果,推进更全面的公共财政管理改革,提升各级政府的预算能力和强化受托责任,进而提升政府的施政能力和促进善治( good governance),提供一个不同于年度预算改革的新方向: 将预算估计的时间尺度从年度扩展到中期。“中期”通常指包括当前预算年度在内的未来3-5年。多数国家采用3年期框架。建议中国也采纳这一时间框架,因为时间尺度过长会导致预算估计的过大误差,这会损害MTBF的质量。
财政改革 公共预算 支出管理 预算能力 时间尺度
王雍君
中央财经大学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579-586
201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