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气体性质与碳结构对孔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
选用太西无烟煤和大同烟煤为原料,制备结构差异较大的两种炭素前驱体:一种以微晶结构为主;另一种不规则炭和边缘碳含量较高.研究水蒸气和CO2对两种前驱体活化过程孔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活化初始阶段,H2O的扩散性强,易于进入颗粒内部与非晶碳快速反应形成孔隙;CO2活化则观察到明显的外部碳烧失,所得总孔容积小.若炭素前驱体不规则炭含量较高,水蒸气活化初期可同时形成微孔和中孔结构,而CO2活化只生成微孔结构.当烧失率增大,以刻蚀微晶碳为主形成孔隙,CO2活化极微孔容积持续增加,而水蒸气活化扩孔作用明显.通过降低活化温度和浓度,降低了水蒸气与碳的反应速度,活化初期由于减弱了内扩散的影响,有利于形成孔隙;活化后期水蒸气活化仍会以微孔消耗为代价形成中孔.
炭素前驱体 制备工艺 孔结构 活化气体性质 碳结构
朱玉雯 高继慧 孙飞 陈国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燃烧工程研究所,哈尔滨,150001
国内会议
2012动力工程青年学术论坛(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动力工程青年学术论坛暨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04-109
2013-0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