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与水资源论证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是南北气候、高低纬度和海陆相3种气候过渡带的典型地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剧烈,水土资源的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居全国七大流域之首,人水争地矛盾突出,加之淮河独特的地形特征和黄河长期夺淮的影响,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利用粗放、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复杂水问题并存而交织;跨省河流、跨省水体多,省际水事关系复杂,各方利益难以平衡,水行政管理难度大。而解决这些复杂问题,要紧扣流域实际与特点,深入理解“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三条红线”管理的新要求,在每个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中落实好“三条红线”的管理,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实施提供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紧扣“取水、用水、排水”3个环节,以“三条红线”为依托,强化水资源的“源头管理、过程管理、末端管理”的3个层次管理。在淮河流域全面、深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解决流域复杂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水资源论证是为取水许可和三条红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的基础工作,在论证报告编制中,要围绕“三条红线”管理和取水许可的要求开展论证。
淮河流域 水资源论证 用水总量 用水效率 水功能区纳污
王式成 黄洁 李晓龙 周峰 应玉
安徽淮河水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市,233000;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蚌埠市,233001 安徽淮河水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市,233000
国内会议
贵州
中文
57-62
2012-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