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信息化条件下航空装备保障模式变革

本文针对现代航空装备的特点和目前航空装备维修模式的现状,主要分析信息化条件下的航空装备保障模式变革.目前,航空装备修理采用的维修模式主要为定期维修和事后维修,民用航空领域最早提出了“基于状态的维修(CBM)概念,CBM是一种以对装备状态进行实时或接近实时评估为基础的维修,目前已在军事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只有在有需要维修的明显征兆时才进行维修,同时要保证装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事后维修或预防维修。采用CBM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提高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基于状态的维修是主动的预测性维修,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装备状态进行检测,对装备的完好性做出诊断及预测,针对其故障和隐患做出维修决策,进行适时、适度的维修。另外装备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系统代表了维修理念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基于传感器的诊断向智能系统预测转变,由只是反映维修需求转向先导式,在准确的时间对准确的部位采取正确的维修保障活动,该技术的实现及推广将使航空装备维修从原来的事后维修或定期维修方式向实时主动维修方式转变。随着,计算机技术、智能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3代半、四代战机的研制,我国的维修训练模式正在从传统的实物模型训练向虚拟仿真训练过渡。

航空装备 维修保障模式 状态检测 虚拟技术

顾建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一一工厂

国内会议

中国航空学会2012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研讨会

南京

中文

42-44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