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壶嘴的涎水与克服

本文论述的是瓷壶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克服的涎水缺陷,以及解决涎水缺陷的办法.壶嘴的涎水缺陷是壶嘴设计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解决壶嘴涎水的缺陷还得从壶嘴的造型设计着手。壶和其他的器皿功能的区别主要是通过壶嘴体现出来,壶能在注水的过程中较为准确地控制水的方向、流量和范围。因此,壶嘴在设计中的角度、形状、长短、壶嘴开口处的大小形状、厚薄、嘴粘接部位与壶体的高低等都是壶嘴在使用或工艺制作过程中产生缺陷的诸多因素。此外,通过对倒水的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壶嘴的出水是出水时受到的压力大于引力和摩擦力,壶嘴的涎水则是收水时受到的压力、摩擦力、附着力、内聚力小于地球的引力。而采用加大摩擦力、增大水的内聚力来解决瓷嘴的涎水问题尽管行不通,但是事实明,减薄壶嘴出水口的厚度,改变壶嘴口下唇的结构,双管齐下,完全可以克服壶嘴出水时的涎水缺陷。

瓷壶 壶嘴 涎水缺陷 结构优化

何炳钦

景德镇陶瓷学院

国内会议

2012中国陶瓷艺术高等教育高峰论坛

曲阳

中文

131-134

2012-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