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践行公众参与的现代景观设计--以台北罗斯福路绿生活轴线设计为例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已经从早期的功能理性转向体现社会关怀的公众参与.而当前我国的景观设计,能够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精神、注重使用者需求的并不多,公众参与也大多缺乏实质性的操作.本文以台北罗斯福路绿生活轴线设计为例,阐述了公众参与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进行具体实践,罗斯福路绿生活轴线一案中,参与式设计贯穿始终,进入了实质性参与的阶段。小区居民、规划师和NGO代表们,都在设计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提高了规划过程中所作的某些决定的准确性,保证了景观设计能够满足大部分居民的需求。对于我国土地公有制的社会状况和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政府组织形式而言,现阶段公众参与的重点也许不是各种私利的竞争与平衡,而是建立自上而下了解市民的实际需要和规划对他们的影响的渠道,以及自下而上监督规划决定是否维护了大多数人利益的机制。在景观设计项目进行之时,应同步考虑建成后的维护工作。罗斯福路绿生活轴线的案例,是通过认养和经营管理计划,使公众亲身参与到维护工作中来,保证了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注重公众参与的公平与效率。

城市空间 景观设计 公众参与 人本主义

何艺方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第五届城市与景观“U+L 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166-172

2012-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