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乐清湾养殖缢蛏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蛏子,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竹蛏科(Solenidae)贝类.缢蛏上可有效利用的微卫星标记数量非常有限,仅牛东红等发表了关于缢蛏基因组SSR标记开发的初步报告.作为来源于基因编码区的新型分子标记,EST-SSR在种质遗传分析以及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已在鲤鱼等水产动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缢蛏上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利用缢蛏EST数据库开发了14对多态性SSR分子标记。本实验使用了较低复杂重复的SSR,但缢蛏的EST - SSR标记仍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出现率(48.28%),高于牛东红等以SSR对缢蛏的多态性出现频率(44.44%),说明利用EST数据开发SSR标记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有效手段。这对于生物数据库中EST数量相对较少的缢蛏来说,大大提高了EST的利用价值并扩大了标记的数量。本研究随机合成的引物均严格按照标准设计,但仍有11对引物不能扩增出产物,原因主要可能有:引物的序列落在两个外显子上;基因组上的对应序列含有内含子而不具备SSR序列的特征,扩增不出产物;设计引物的EST序列存在问题,或cDNA克隆比较荒诞。总之,乐清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但与崇明岛缢蛏群体相比,遗传多样性有所下降,需加强资源保护。

缢蛏养殖 遗传结构 微卫星标记 资源保护

刘博 邵艳卿 滕爽爽 柴雪良 肖国强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舟山;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浙江温州

国内会议

2012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107-112

2012-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