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人工繁育试验
小黄鱼(Pseudosciaena palyactis),脊椎动物,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石首鱼科.又叫”黄花鱼”、”小黄花”.体型似大黄鱼,但头较长,眼较小,鳞片较大,尾柄短而宽,椎骨28~30块.耳石较大.体长约20cm.体背灰褐色,腹部金黄色.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北部,为暖温性近海底层集群性洄游鱼类,为我国四大海产经济鱼类之一.2012年笔者在江苏省海水增养殖技术及种苗中心内进对小黄鱼人工繁育进行了试验,小黄鱼人工育苗的受精卵的采集较为困难,故要提高受精卵孵化率和人工育苗成活率,必须储备相当数量的亲鱼,才能确保育苗生产的需要,因此亲鱼的培育尤为重要。对海水鱼类来说饵料系列中的品种虽大致相似,但在粒径和营养方面是否适合,对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鱼苗培育中,自仔鱼开口,15日龄前,仔鱼生长发育都很正常,16-20日龄是小黄鱼仔鱼高危期,此时给予适口、适量、优质的饵料供应并适时分池及转池培育对提高仔稚鱼期鱼苗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有利。总之,如能注重亲鱼的培育,选择恰当的人工授精方法,调整室内适合的光照度,及时投喂适口的饵料,适时对仔稚幼鱼进行分池培育能提高小黄鱼鱼苗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
小黄鱼 人工繁育 亲鱼培育 人工授精 饵料供应 分池培育
徐献明 张志勇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南通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80-183
2012-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