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生态景观恢复规划框架初探--以呼伦贝尔宝日希勒露天煤矿为例
露天煤矿因其开采规模巨大,历时漫长,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远,其生态修复日益受到重视.如何以景观规划的视角介入露天煤矿生态修复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是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露天煤矿开采和生态修复的研究,提出分”土地复土””植被恢复””生产利用”三个阶段进行生态修复;以”生态修复单元规划设计”的方式,落实总体策略,整合土地复土、生态修复和后续利用,方便管理实施的规划方法.
露天煤矿 景观设计 生态修复
康晓旭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86-290
2012-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